湖北省劳动监察规定

基本信息
  • 发文字号省政府令第65号
  • 效力级别地方规章
  • 时效性现行有效
  • 发布日期1995-02-16
  • 实施日期1995-02-16
  • 发布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
正文

  《湖北省劳动监察规定》已经1994年12月28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现发布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加强劳动监察工作,保障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规定。

  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劳动监察,是指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其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予以处罚的劳动行政执法行为。

  第四条 劳动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及时地纠正和查处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监察工作。

  财政、税务、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实行群众监督。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劳动监察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监察具体工作。

  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在业务上接受上一级劳动监察机构的知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监察方面的职责:

  一 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 对管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三 受理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申诉、举报案件;

  四 承办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交办的劳动监察案件;

  五 审查劳动监察人员资格,组织劳动监察人员业务培训;

  六 指导、协调下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工作;

  七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劳动监察机构配备专职劳动监察员,并视工作需要聘任兼职劳动监察员。

  劳动监察员由其所在劳动行政部门按省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额任命,并报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劳动监察员由省劳动行政部门统一核发劳动部监制的《劳动监察员证》。

  第九条 劳动监察员任职条件是:

  一 忠于职守、作风正派、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二 熟悉与劳动监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并具有3年以上的劳动行政管理工作实践;

  三 任职前须经劳动监察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条 劳动监察员在履行劳动监察职责时享有下列权利:

  一 根据工作需要,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工作秩序情况下,有权进入被管辖的用人单位对其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检查;可向用人单位下达《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劳动监察指令书》。

用人单位须在收到通知书或指令书之日起10日内向劳动监察机构作出书面答复。

  二 在执行监察公务时,可以采取查阅复印与劳动监察工作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察看现场,以及摄影、录音等手段进行调查取证。

  三 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用人单位或有关人员,在权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

对应予以处罚的案件,可以提出处罚建议,其中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数额不大、被处罚人无异议的案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以及当事人事后难以查录的情况下,劳动监察员可以当场处理。

当场处理应填写《当场处理决定书》,并递交当事人签名盖章。

当场处理后,劳动监察员应及时向其所在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劳动监察员在履行劳动监察职责时,应承担下列义务:

  一 严格依法办事,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二 不得向他们泄漏案情、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以及企业其他有关保密资料;

  三 为举报者保密。

  第三章 劳动监察内容和监察管辖

  第十二条 劳动监察的内容:

  一 职业介绍机构遵守有关规定的情况;

  二 用人单位招聘职工,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三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订立、鉴证和履行情况;

  四 用人单位执行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 企业遵守国家关于工资总额宏观调控规定的情况;

  六 用人单位执行国家和本省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 用人单位支付职工工资情况;

  八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情况;

  九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情况;

  十 用人单位遵守职工福利规定的情况;

  十一 用人单位受社会保险机构委托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的情况;

  十二 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情况;

  十三 劳动部门主管的社会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遵守有关规定的情况;

  十四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安全与卫生津贴、法规、规章情况的检查,按现行规定和管理体制执行。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所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按照有关处理劳动争议法律、法规、规章的办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其受理的案件,认为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具有依法应予以处罚的行为,可以提请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立案处理。

  第十五条 省劳动监察机构负责地省属和中央驻鄂用人单位含部队的劳动监察;地、市、州劳动监察机构负责对本级直属用人单位的劳动监察;县市劳动监察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除上述范围外的用人单位的劳动监察工作。

  上级劳动监察机构可以把属于自己管辖的部分业务委托给下一级劳动监察机构管辖。

  第十六条 下级劳动监察机构认为案情重大的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劳动监察机构处理。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劳动监察机构发生管辖权争议的,由发生争议的各方协商确定管辖;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劳动监察机构指定管辖。

  第四章 举报和查处

  第十七条 劳动监察实行普遍监察、专项监察、年度检查和接受举报制度。

  第十八条 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公民和单位均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举报。

  第十九条 举报应有明确的被举报人,并应提供被举报人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第二十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机构应设立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办公地点和举报电话号码。

  第二十一条 劳动监察员执行公务,应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并向被检查对象出示《劳动监察员证》说明有关检查事宜。

  同案件或者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劳动监察员,不得参与该案的查处工作。

  第二十二条 劳动监察机构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 登记立案,对发现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经过审查,认为具有违法事实,必须在依法追究的,应当登记立案。

  二 调查取证。

对已立案的案件,应当及时调查取证,所取得的证据应当归入案件卷宗。

  三 处理。

在调查取证后,应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对需要处罚的案件,应当作出处罚决定。

  四 送达。

劳动监察机构在处罚决定作出之日7日内,应当将处理决定送达当事人,处理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处罚,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有规定但尚需制定行政处罚具体办法的,由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机关制定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和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处以罚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无理阻挠、拒绝劳动监察人员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的;

  二 打击报复举报人员或提供有关情况人员的;

  三 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隐匿、毁灭证据的。

  第二十五条 劳动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

处理决定书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签发,并加盖该劳动行政部门公章。

  第二十六条 被处罚的用人单位或个人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复议或诉讼期间,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停止原处罚决定的执行。

  被处罚的用人单位或个人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拒不履行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 被处以罚款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地点缴付罚款款项。

  对单位的罚款不得列入生产成本或在事业费中列支;对个人的罚款,不得用公款报销。

  罚款收入按《湖北省罚没收入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劳动监察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漏监察秘密,情节较轻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应当报请省劳动行政部门注销其劳动监察员资格,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应用中的问题,由湖北省劳动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起施行。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起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正文字体
微软雅黑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体大小
A-22 A+
保持设置恢复默认
免责声明: 本站法规是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本网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法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15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同时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